政策是最响亮的冲锋号10月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政策释放出巨大推动力,越来越多的创投机构更多关注文化产业,可谓“文”风而动。业内人士认为,文化产业投资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存在不少机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争夺也必将更加激烈。而一些较早成立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如达晨文旅基金已经先行一步,率先俘获了不少优质的文化产业项目,只待未来分享文化产业大蛋糕。
文化产业迎来大机遇
“接下来的10年,我国将迎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10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企业上市,多为专业性文化企业和跨界模式文化企业。
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日前表示,文化产业一直是IDG较为看好的方向之一,随着中国人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文化领域的需求会迅速增长,就电影而言,“中国票房收入每年增长率都在30%~40%之间,所以我非常看好这个领域。”他表示,看好未来中国的电影、娱乐及3D技术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机会。
事实上,已经有一批文化企业已经抢占先机,而更多的“好戏”还在后头。一批文化类企业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准备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积极谋求上市。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科技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等10余家出版企业的上市工作已着手进行,此外,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多家网络媒体正在积极筹备进军资本市场,包括保利文化集团、吉视传媒、浙江思美传媒、上海龙韵、万达电影院线等多家文化类企业已有登陆A股市场意向。
在陈少峰看来,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很好,但同时也会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做得好的文化企业,会快速成长,并通过上市融资等不断兼并收购,成为行业王者;另一方面则是部分文化企业会遇到挑战。
作为投资机构,对于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机遇认识则更为深刻。“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启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浪潮,在历史上,这是第一次。”达晨文旅基金管理公司执行总裁赵小兵说,文旅基金作为国内率先实际运作的基金一直认真跟踪行业带来的投资机会,在传统的内容工业(电影、电视)、新闻出版领域、演出领域、新媒体领域、旅游领域、体育产业以及跟文化有关的制作与服务业发掘投资机会,希望能借资本之力,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江苏高投紫金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周春芳对此表示赞同,她认为,随着传统媒体改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老百姓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换代等,在未来的5~8年内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会不断出现,必将酝酿巨大的投资机会。
文化产业整合兼并成看点
尽管文化产业的巨大市场机遇广泛存在,但随着投资机构大量进入该领域,项目争夺已经十分激烈。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以影视制作、动漫、出版、户外媒体、广告创意及代理为主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29起,投资金额总值为2.46亿美元。
文化产业基金在给文化企业带来资金的同时,增值服务效应也立竿见影。达晨文旅基金投资琴岛演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长沙琴岛演艺中心成立十多年来,通过市场将文化产品用产业方式进行经营,创立了著名的“琴岛”歌厅模式,深受观众的欢迎。文旅基金7000万元战略投资琴岛之后,琴岛将突破原有的企业融资瓶颈,利用文化旅游基金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改善经营条件,扩大经营规模,陆续将不同特色的《中国·琴岛之夜》主题文化演出项目推广到武汉、南宁等6大省会城市,计划在3年内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上市企业。
“除了与琴岛签约外,湖南文旅基金还与华声在线、体坛周报、湘绣城、湖南大剧院等20多家湖南企业进行了接触,其中不少已达成投资意向,此外在全国还储备了一批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说。
分析人士认为,创投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除了通过IPO退出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现象是,不少文化企业属于国资范畴,整合国有文化企业蕴藏着不少机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实现企业做大做强。陈少峰指出,目前,颇具实力的各地方文化企业借壳或IPO已基本结束,其他实力较弱的文化企业在未来被并购是大概率事件。周春芳也认为,未来在文化产业整合方面应该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公司将会重点挖掘其中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