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过5天,依然未有新的创业板拟上市公司预披,就意味着创业板IPO预披已断档了整整一个月,而主板也已断档20余天。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7月31日,创业板发审委员第64次会议召开以来,IPO发审会便一直沉寂至今,而主板至今以来的最后一次发审会则是召开于7月27日。且至今为止,无论是主板还是创业板发审委,也再没有新的发审会召开公告公布。
“按召开发审会流程,首先要进行会议公告,而会议公告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发审会召开的前3-5个工作日。”一位前任主板发审委人士告诉记者。
由此,IPO发审会缺席8月上旬已成定局。
IPO已暂停?而监管部门则依旧称“新股停不停让市场博弈决定,绝不人为调控”。那么近一个月的预披露断档期和发审会的缺席,背后的真相到底如何?
“中报披露”延迟审批流程
“按监管层目前的态度,是不会正式暂停IPO的。”8月初,一位监管层人士一再向记者强调。
“监管层认为新股发行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新股发行是否应该停止,应由市场说了算,由供需决定,而监管层只是作为审核方把关。”上述有关人士补充。
按该人士的说法,拟申请IPO公司的申请、预披以及上会的节奏,与最后IPO发行融资的节奏关系并不大。
那么为何会出现断档现状?
“这是因为7月份属于中报披露期,只要是未最后发行的拟IPO公司都要补充中报后,才能确定如何安排其下一步申请流程。”上述有关人士解释。
而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
“目前能够达到预披露或上会的拟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在今年3月左右,甚至有的更早,其当时提交的财报仅为包括2011年在内的前三个会计年内。但今年上半年以来,很多公司的经营状况都有较大滑坡,有些行业景气度甚至跌到了谷底。监管层在初审这些补充上来的中报财务数据时,就尤为审慎。”上述有关人士坦言,一方面一些公司中报财务数据的确惨淡,而另一方面,监管层对于财报数据的内控标准也进一步紧缩。
“以往比如说只要补充的中报数据下滑或增长在一定范围内,监管层就会放行,如今下滑或增长即使未到红线标准,也可能要求公司补充说明利润下滑或增长的原因、持续性等。”该有关人士称,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上会或预披露的公司就比较少,“但这从一定层面上说,也是市场行业环境与公司经营情况博弈的结果。”
“暂缓”=“暂停”+“绿色通道”?
虽然监管层人士依然否认IPO暂停,但IPO暂缓已是不争事实。
“但这个‘暂缓’并非一般意义上的IPO缓行,而是包含多层次含义。”一位接近于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监管层内部对于IPO的审批口径的确已收缩调控。“对于普通拟IPO公司,能不审批的尽量都暂停审批,特例除外。不过对于特殊区域公司的IPO申请,则留下了绿色通道。”
该知情人士透露,唯一的绿色通道留给了西部地区的拟上市公司。“尤其是西藏和新疆等地的公司。”
事实上,早在2012年6月初,证监会便宣布拟在IPO审核中,推出西部地区企业优先审核。深交所还成立专门的“西部工作小组”,希望合力推进西部地区企业上市进程。
“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不发达,能满足上市基本条件的公司相对数量还是比较小的,即使监管层对其IPO审核专开绿色通道,这也不会对IPO发行市场乃至二级市场产生较大冲击。”该知情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