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被资本市场看好
“资本市场我们看好两块,一个是证券交易市场,即场内的A股市场,另一个是场外市场,就是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A股市场对农业类的上市公司是非常认可的。”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傅哲宽在论坛上表示。
目前A股市场的农业类公司包括农林牧渔以及涉农的食品饮料,共有50家左右,平均市盈率约为36倍,而创业板的市盈率水平也只达到32倍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市场对于农业类上市公司有很高的认可度。
但另一方面,农业类上市公司相对整个资本市场板块来说,数量较少,仅占1.67%;截至5月中旬,其市值达2100多亿元,不足整个市值的1%。可见,未来的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另从场外私募股权市场行情来看,私募投资者对中国农业的投资关注度也在日益窜升。
据《上海国资》了解,最早投资中国农业的以外资居多,大概出现在1990年代后期,当时备受瞩目的案例,就是国际知名的摩根史丹利、高盛等看好以农产品为基础主攻加工业的蒙牛集团,并对其进行了投资。
“国内人民币市场关注农业投资,大概是从2006年开始的,像我们达晨创投就在那一年投资了中国第一家工业化养殖的公司。” 傅哲宽回忆道。2010年,PE、VC市场投资农业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当年投资金额冲破14亿美元。而到2011年,整个私募股权投资农业已经被披露的案例超过180起,总投资额逾50亿美元。由此可见,私募股权投资农业的热情持续高涨。
投资者呈现多元化
随着中国农业被资本市场和私募投资机构认可,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涌向了农业各个产业领域,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根据其不同的特征,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于政府的投资平台,包括各地一些农业投资公司、政府引导基金等。这个平台的主要特征是引导性,一方面引导当地的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吸引社会资金来投资。
第二类属于战略投资者,他们是从产业链布局角度来考虑投资的,包括中粮旗下的产业基金,一是通过并购使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更加丰满;二是希望进入农业新兴行业,比如:新希望集团通过战略投资,成功地从饲料业进入了养殖业领域。
第三类投资者属于PE、VC类型,他们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者。PE和VC这一类型也有内资和外资之分。近年来,一些国际上的知名PE、VC基金也在中国农业投资日渐频繁,其中以黑石、高盛、摩根史丹利等为代表。本土的PE、VC,包括达晨创投、青云创投等,这一类的投资人主要以财务投资为主导,盈利是其最终目的。
农业流通领域投资升温
什么是农业投资的最佳领域,业内历来争议颇多。近几年,新兴农业领域开始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比如粮食流通。
对于粮食现代物流领域的投资,目前绝大部分是中央政府的补助投资和企业战略投资。但在国外,社会资本对这个领域的投入已是一种趋势。
就中国粮食生产现状来看,每年的产量已经超过了5亿吨,其中至少1亿吨以上需要跨省运输。因为中国的消费结构不平衡,粮食产区基本上是在东北,而销售区基本上在南方,特别是福建、广东等地,这个跨度非常之大。
“从2005年开始,长江沿线已经形成了从上海延伸到重庆的一连串粮食现代物流的节点,尤其是形成了一些粮食物流园区,使得加工储藏、物流配送能够在这些节点上形成一定规模。”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司长何毅在论坛上表示。
但是目前粮食的物流流向、流量还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为此,政府和企业联手加大了投资力度,几个大省都在大规模地建设现代粮食物流园区。其中,中粮集团在成都投资17亿元,建设占地700亩的现代化粮食物流园区,30万吨的粮油生产、60万吨的小麦粉加工,都集中在这个地方,每年调用的粮食超过300万吨。“当然,这种战略投资行为,对中粮来说也是有利可图的,可以帮助其打造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成本。”何毅解释说。
据何毅透露,未来打通西南粮食通道将是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这很可能成为投资的又一个热点。
与此同时,政府还将鼓励农商创新更多的流通方式。农业部原总经济师张玉香认为,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各级农业网络媒体,加强供求信息发布,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网络促销平台,不断推进电子商务,开展远程交易、网上交易,包括供求信息网络等等。另一方面,探索扩大农产品网上交易规模,着力解决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物流半径受限制、交易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近几年,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有限公司投资经营了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由光明食品集团等7家国企共同参股,以推进全新物流配送体系的形成,逐步改变落后的农商模式。
嘉吉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安博泰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不久的将来,农业流通领域出现‘苏宁’那样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也不无可能。”
投资催化农业“高精尖”
国内外资本不断进入农业领域,实际上对农业生产经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资本带来了农业发展需要的大量资金,特别是对农业企业转型升级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资本介入可以为农业行业的发展带来高端人才和精密、尖端的技术。随着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中的工商业精英人士也开始介入农业行业的投资,或者在农业领域进行创业。上海多利农庄的创建者张同贵,就是在这样的投资浪潮下,从矿产贸易进入到农业行业,并获得了成功。
同时,投资也促进了高新技术在农业行业的广泛应用,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包括各种各样的施工工艺等,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资本介入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发展思路,创新了农业的运营模式。傅哲宽认为,中国农业长期处于比较初级、原始的发展模式,导致国家上游产区的效率非常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大量资本投入到农业领域之后,将以工业或者商业的思路,按照新的运营模式去运营农业,将农业推进到新的发展水平。
当然,社会资本的进入,必然加速农业行业的优胜劣汰,并逐步从分散走向集中,使农业产业的效率快速得到提升。多位农业专家指出,通过农业行业的资源整合、优胜劣汰,未来将在其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形成一批大而优的农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