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数据或许可以用来考量开板三年的创业板为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做出的贡献:三年间,创业板由最初开板时的28家上市公司迅速扩充至355家。这些企业借助创业板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大多数来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近七成创业板公司获得了456家创投机构的投资,如今,这些创投的持股市值较初始投资已增值高达8.26倍。这意味着,创业板打通了创投退出渠道,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了更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更为扶持中小企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方式转变的中坚力量创造了条件。
展现较强盈利水平
经过三年运行,创业板市场已初具规模。截至昨日,创业板共有355家上市公司。另有32家公司上会并通过,正等待发行。除开节后最新上市的光一科技,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总股本为599.70亿股,流通股本232.08亿股,募集资金净额2145.63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55.79倍。按10月7日收盘价计算,创业板公司总市值8383.66亿元,流通市值3095.15亿元,平均股价为13.98元。
创业板市场设立三年来,先后面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等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但从业绩表现来看,创业板公司顶住了经营压力,专注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始终领先于整个市场。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创业板公司净利润也出现了下降,但降幅远低于主板和中小板公司。扣除金融行业影响后,创业板上半年优势更加明显,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相应净利润降幅分别为24.06%、9.76%、2.67%。另外,创业板公司的毛利率近三年来均在40%左右,体现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成为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2009~2011年,创业板公司研发支出金额分别为36.53亿元、51.89亿元和71.48亿元,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57%、4.63%和5.04%,有42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10%。
在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下,创业板公司技术实力和盈利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12年9月12日,已有327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创业板市场,占创业板公司总数的93.43%。共有295家公司拥有与主营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137家公司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2家为国家创新试点企业家数。
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
三年来,创业板市场交易活跃,参与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数量稳步增加,机构投资者参与程度加深,逐步成为市场投资的主导力量,呈现出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的格局。
由于创业板市场风险相对较高,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创业板坚决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截至2012年9月12日,共有2144万投资者开通了创业板账户,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账户有421万户,而且其中具备两年以上交易经验的账户占比高达77.43%,投资者成熟度较高。
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投资创业板数量显著增加。2009年底,机构投资者累计交易额仅占创业板市场总交易额的2.24%,但截至2012年9月12日,机构投资者交易额占比已经提高到9.17%;持有流通市值比例由2009年底的3.56%提高到目前的33.88%。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关注和参与,优化了创业板的投资者结构。
创业板的设立还为国内创投机构打通了退出渠道,创投机构也因此成为创业板市场最大的受益群体之一,但与此同时,这也极大地激活了社会资本创业创新的热情。
据统计,创业板有约220家公司(占比近七成)在上市前获得了456家创投机构的投资,累计初始投资105亿元,以最新的股价模拟测算,创投持股市值高达972亿元,初始投资增值高达8.26倍。
行业区域分布更广泛
在行业分布方面,创业板公司主要分布于制造业、新兴产业等行业。其中,制造业上市公司共有226家,占比64.57%,不过大部分属于高端制造业,包括专用设备(45家)、电子元器件(44家)、生物医药(24家)等,与传统制造业存在较大差异。
同时,创业板也涌现了一批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包括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76家,占比超过20%;以节能环保业务为主的社会服务业上市公司18家,以及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11家。创业板的行业分布与我国产业升级的现状基本一致,充分反映了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和现状。
而在地域分布上,三年来,创业板区域覆盖面不断扩大,从广东、北京、江苏等传统经济大省迅速扩展至全国。目前,除宁夏、西藏、广西和青海四省外,其他省份均有创业板上市公司。除北京、深圳等科技强市外,创业板市场也已覆盖到中西部地区,特别是湖北、陕西等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省份。截至9月12日,共有70家中西部地区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占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