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企业挂牌,令连中三元的本土创投达晨创投声名鹊起。随后的一年间达晨创投又连下五城,创业板一周年之际“达晨系”已然初成。以至于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不止一次坦言,“创投机构是创业板推出的最大受益者。”
创业板迎来5周岁生日,证券时报记者再次前往达晨创投采访,不变的是挂满了达晨投资企业LOGO的会客室,不同的是达晨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家数已经攀升至13家。
“如果不是新股停发的原因,我们在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家数远不止于此,目前在会里排队的创业板拟上企业就有11家。”不过,与不断上升的上市公司数量相比,刘昼更为欣慰的是这些公司经得起检验——上述企业绝大部分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多家公司股价涨幅和市值增长都在创业板前列,蓝色光标 和网宿科技 的市值更是分别增长10倍和8倍,网宿科技曾经还坐上两市第一高价股的“交椅”。
但就创业板本身而言,刘昼认为在制度层面仍存改善空间,只有进一步改革制度提升效率,才能真正将创业板打造成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创业板特色不明显
“尽管创业板推出以来,也涌现出了一批优质企业,培育了一批细分行业的龙头,但总体上来说由于覆盖面等原因,特色仍然不够明显。”刘昼表示,一定要把中小板和创业板区分好,创业板必须突出多元化特点,找准定位,成为适应不同成长阶段和行业特征的创新型公司支撑平台。
刘昼认为,创业板目前的准入门槛和发行标准还有些偏高,目前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还是一个“好中选好、优中选优”的过程,这不但加大了企业排长队申请首发上市(IPO)的时间成本,而且更是人为推高了创业板IPO门槛,致使许多创新型、高成长、新业态公司很难达到上市标准,也致使很多轻资产、少盈利的互联网公司,很少能够达到国内IPO标准,而纷纷选择海外上市。这些公司在海外上市以后绝大部分都发展较好,也享受到了很高的估值和溢价,有的还成为了细分行业龙头,而这些优质企业本可以也应该在国内上市。
刘昼指出,需要厘清的是,这些优质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之所以在创业板开设后还远赴海外,不单单是财务门槛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市场缺乏前期相应的配套支持政策,未来应该加速推进诸如协议控制(VIE)架构企业回归、对赌协议合法化等制度落实,完善企业上市前的各项制度环境,从根源上吸引企业留下来,以增加创业板的包容性和吸引力。
在刘昼看来,虽然经过5年发展,但目前创业板规模仍较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希望未来能够借助新股发行向注册制转向的契机,进一步壮大创业板规模,尽可能让符合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代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尽快进入创业板,大幅拓展创业板支持创新经济关键领域的覆盖面,这也符合国家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战略。
完善制度严格执行
对于现有的创业板制度,刘昼也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议,他呼吁创业板应当大力支持已上市企业继续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刘昼表示,很多刚刚进入创业板的企业规模都还很小,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弱,通过创业板进入资本市场只是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宏伟发展目标的第一步,依靠内生式增长也只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种方式,外延式发展方式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就需要监管层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尽可能为创业板企业利用并购发展提供政策便利,希望创业板未来能优化制度设计,为企业的再融资和并购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工具,丰富股权支付手段,支持中小企业更好地利用创业板这个平台,通过外延式的增长方式不断做大做强,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和满足中小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严格退市制度也是刘昼一直积极主张推进的重要工作。对于刚刚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刘昼认为亮点颇多,比如首次明确提出主动退市概念,赋予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以可操作性,态度鲜明地提出将从执行环节力保退市改革的严肃性等。
刘昼还建议,是否可对各退市指标一进步细化,特别是主动退市方面和诸如交易量、交易价格等市场化指标的制度设计应更加明确,同时对于切实落实和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层面,还能有一些相关的制度和配套细则能够尽快出来,使得创业板真正起到“吐故纳新”的作用,增强创业板自身的活力。